top of page
Search

台灣第一批進香團

  • Writer: 徐培鈞
    徐培鈞
  • Dec 26, 2019
  • 1 min read

根據台中大甲耆老的口述歷史,媽祖繞境開始於日治時期,最初是為了要前往媽祖的出生地湄州「進香」,同時透過向湄洲媽祖廟舀取香火的形式,帶回天上的部隊和兵馬回自家廟宇。

在那時期因為日本實施兩岸往來禁令,大甲鎮瀾宮的繞境活動是不定期舉行(約 12 年一次),那時活動進行主要是由「行郊」推隊。

進香團隊會趁著兩岸的貿易往來,從大安港或溫寮港出發,往復中國祖廟湄洲媽祖,後來因為大安港被廢除,再加上日本嚴格禁止往來,所以曾經停辦過一陣子。

約在 1921 年初,大甲媽祖開始改由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,因為它在日治時期曾經整修,並藉由聲望讓北港媽祖成為台灣最大的媽祖廟。




一開始是由平常有參與鎮瀾宮廟務的牛隻攤商,因買賣交易需求順道至北港父母殿祭拜,這趟由牛隻攤商安排的行程成為媽祖繞境的雛形。

在這時期進香團僅有三、四十人且每隔幾年才舉辦一次,過程中還曾因戰爭停辦一陣子。

一直到 1948 年戰爭後,進香遊行才開始年年舉辦,參與的人數與陣容也逐漸況大。
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